薛春雨:水產營養專業碩士,2014年加入通威,現為江淮片區營養師,水產研究所梯隊建設重點培養對象。2015年開始協助管理江蘇巴大配方工作,并負責我司華東分院在淡水中心的聯絡對接工作。此外參與華東鯽魚疾病防控項目,負者跟蹤我司在大豐的示范戶飼料使用效果。工作期間,申請發明專利2項,在動物學雜志、科學養魚上發表文章2篇。
水產研究所營養師 薛春雨
泥鰍又名鰍,屬于鯉形目鯉亞科,雜食性魚類,適宜在15-30℃水溫生長,廣泛分布在我國南方各地河流、湖泊、池塘等水域中,有鉆泥的習性。因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有補益氣血、滋陰溫腎之功效,故有“水中人參”之稱。
泥鰍不僅能用鰓和皮膚呼吸,還具有特殊的腸呼吸功能,在水中溶氧低時,可以躍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氣,而由腸壁輔助呼吸,當它轉頭緩緩下潛時,廢氣則由肛門排出。所以其耐低溶氧能力強,在池塘精養的其它養殖魚類因缺氧而發生死亡時,臺灣泥鰍仍能正常活動。
泥鰍市場需求大,同時又是出口創匯的重要品種,現已成為重要的水產養殖品種之一,主要養殖品種有真泥鰍(青鰍)、大鱗副泥鰍。大鱗副泥鰍與青鰍在形態上有較大差異:大鱗副泥鰍口角須比青鰍長,側線鱗少于青鰍。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縣是全國最大、最集中的泥鰍養殖和出口市場,目前該地泥鰍養殖面積有6~7萬畝,年出口韓國成鰍達萬噸以上。
一、泥鰍的養殖模式
池塘養殖泥鰍是我國養殖泥鰍的主要養殖方式。連云港地區泥鰍養殖單個塘口面積一般在2-3畝為宜,水深0.4~0.9米,池底覆蓋有15~20cm淤泥,池塘四周裝有層防護網,防護網距塘堤40~50CM,防止泥鰍逃跑,池塘應排灌方便,進出水口均用鐵絲網防逃;廣東地區泥鰍養殖單口池塘面積一般以5畝為宜,池塘需整修池埂、田埂,加設防逃設施,要求池埂高出水面30厘米,成鰍養殖水深1.5米~2.5米,池邊無雜草,做成斜坡狀,四周池壁無縫隙。養殖時,可套養花白鰱,用以調節水質,防止藍藻暴發。
放養前應進行清塘消毒,選擇大小均勻、飽滿有活力的苗種。放苗數量:苗種規格在200~400尾/公斤,放養數量3~5萬尾/畝。泥鰍養殖苗種主要有:河南苗、臺灣苗、銀川苗、東北苗、菏澤苗等,河南苗在連云港地區養殖占有一定優勢,其苗種質量較好,長勢較好。養殖臺灣苗(大陸泥鰍與臺灣本土泥鰍的雜交品種,屬于大鱗副泥鰍),其最大的特點是生長速度快,養殖周期短(只需3~4個月),但種苗價格貴,發病率高,成鰍價格略低于中國鰍,臺灣泥鰍在廣東地區的養殖熱情逐漸高漲。
二、泥鰍飼料品種的選擇
泥鰍食性雜,天然水環境中的小型水生動物、浮游動植物、微生物及有機碎屑等都是它喜歡的食物。人工飼養可以堆放生物發酵后的動物糞便,繁殖生物餌料,投喂商品顆粒飼料或者膨化飼料。泥鰍對飼料蛋白需求較高,飼料市場上泥鰍飼料的蛋白范圍在30-40%之間。研究表明,5g左右的泥鰍,投喂蛋白質水平和能量水平分別為36.5%和14MJ/kg的飼料較適宜,泥鰍育成料的脂肪適宜需求為5%~7%。泥鰍對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弱于草魚、鳊魚,其腸道彎曲度小,對飼料中纖維素耐受力不強,其腸長度與體長之比小于草魚、鳊魚。
飼料粒徑大小需要根據泥鰍大小選擇不同粒徑的飼料,建議放苗后的第一個月投喂粉料和小破碎飼料,一個月后可飼喂小粒徑浮水料,預防泥鰍翻肚及腸道疾病。根據水溫高低、魚體大小等選擇不同檔次的飼料。連云港通威泥鰍顆粒料品種有:泥鰍1#料(泥鰍育成CP:34)、泥鰍3#料(泥鰍育成CP:30);膨化料品種有:泥鰍開口膨化配合飼料1671(CP:36)、泥鰍育成膨化配合飼料1673(CP:32)。
三、投喂管理技巧
與其他魚類養殖一樣,泥鰍投喂也要做到定時、定點、定質、定量。投喂量根據水質、天氣、魚體大小、數量、攝食狀況而定,水溫適宜時每天投喂4-6次,水溫較低時投喂2-3次。一般情況下投喂料比(投喂量占池泥鰍體重的百分比)為:養殖前期3-4月份,1-3%;5-6月份,3-5%;7-8月份,6-10%;9-12月份<6%。高溫期適度投喂膨化料,不易壞水質。由于泥鰍的惰性以及喜游邊性,為保持泥鰍長勢均勻,投喂時沿池塘四周進行投喂。
管理中每天多次巡塘檢查,觀察水質變化以及泥鰍的攝食、活動情況,并做好防逃工作。放苗前投施一些有機和無機肥料肥水,中后期使用微生態制劑等調水改底,高溫期定期換水,保持水質“肥、活、嫩、爽”。
在苗種培育階段,應注意防御水蜈蚣、青蛙、水蛇等泥鰍的天敵。養殖過程中要注意預防疾病,泥鰍養殖前期(苗期)容易患脹氣、爛鰓、出血腸炎,建議前期投食量要少,不要多喂,并逐漸增加飼料投喂量,陰雨天減少飼料投喂量,并做好水質調控。養殖中期易感染車輪蟲、指環蟲等寄生蟲,建議做好防蟲工作,使用殺蟲藥物全池消毒;中后期容易產生水質問題如藍藻水,底黑、底臭,導致缺氧,細菌真菌感染,建議提前做好調水消毒改底等預防工作。此外,越冬期要注意泥鰍偷死、掉膘。
來源:通心粉社區
作者:通威股份水產研究所 薛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