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誠一水產"↑贈送《中大水生通訊》
長江中下游流域是我國水產品養殖主要集中區,絕大多數養殖品種收益受市場價格影響波動較大。但是反觀最近幾年,黃顙魚養殖盈利水平還算穩定。筆者在走訪養殖終端、調查黃顙魚養殖模式并經過對比分析后,發現有兩種黃顙魚養殖模式(輪捕模式和兩年三造模式)在調整賣魚時間、縮短養殖周期、提高抗死魚風險、提高盈利水平等方面都有較好表現,現在把這兩種模式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
輪捕模式
目前黃顙魚養殖戶絕大多數都是一次性把魚出售90%以上,然后排水干塘。但是筆者在終端走訪中發現有一小部分養殖戶采用黃顙魚輪捕模式,并且其養殖效益及養殖優勢還很明顯(見表1)。
1.1 該模式優點
① 捕大留小。通過該手段可以使“炮頭”魚快速出售,騰出空間讓其它規格黃顙魚攝食更多飼料,提高生長速度;通過出售“炮頭”魚,直接降低存塘魚密度,釋放更多水體空間,這兩者因素的共同作用使黃顙魚養殖達到快大、快賣的效果。
② 合理出魚。雖然黃顙魚的價格這幾年整體上是穩定的,但是在不同的時間還是會有0.5~1元/斤魚的價格波動。通過該輪捕模式,在黃顙魚價格達到理想時,就可以適當賣一批“炮頭”魚,實現短期內盈利和資金回籠。
③ 降低虧錢風險,主要是降低“翻塘”風險和死魚風險。在黃顙魚養殖剛剛興起的湖南、湖北兩省,2015年和2016年黃顙魚養殖的翻塘率較高,經濟損失較大。通過輪捕模式,適時出魚,降低黃顙魚的存塘密度,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這些風險。
④ 能有效降低料比。輪捕模式降低料比主要是通過提高“小魚”生長速度,降低“大魚”對低料比的影響來實現的。
1.2 該模式缺點
① 不能實現出售大規格黃顙魚。通過輪捕模式出售的黃顙魚主要集中在0.15~0.25斤/尾,要想達到0.4~0.5斤/尾的黃顙魚,該模式做不到。
② 部分區域出魚不暢。這主要是輪捕模式一次性出魚量較少,一次性達不到魚販子的需求量,魚販子不愿意去拉魚造成賣魚不暢。
所以養殖戶要根據自己的養殖習慣和市場需求合理選擇該模式。
1.3 該模式飼料選擇
目前市場上黃顙魚飼料檔次主要有兩種,40%蛋白和42%蛋白黃顙魚飼料。在輪捕黃顙魚養殖模式中選擇哪一款飼料,筆者認為選擇42%蛋白黃顙魚飼料較為合適。在黃顙魚輪捕養殖模式中是通過黃顙魚多吃、快長來實現的,而產品定位設計合理的42%蛋白黃顙魚飼料可以實現黃顙魚的多吃、快長。筆者在2013年的時候做過40%蛋白和42%蛋白黃顙魚飼料分別對黃顙魚生長速度的影響,結果顯示42%蛋白黃顙魚飼料養殖下的黃顙魚具有明顯的生長優勢,見表2。
兩年三造模式
黃顙魚養殖周期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新口”黃顙魚,養殖周期在13個月左右(從水花開始計算時間);另一類是“老口”黃顙魚,養殖周期在15個月至20個月左右(從水花開始計算時間)。養殖“新口”黃顙魚的料比在1.2至1.4,炮頭規格在0.3斤/尾左右;養殖“老口”黃顙魚的料比在1.6至1.8,炮頭規格在0.5斤/尾左右。在正常市場行情下,“新口”黃顙魚售價比“老口”黃顙魚低1元/斤魚。所以很多養殖戶會根據自己的預期選擇養殖“新口”黃顙魚或者“老口”黃顙魚。
黃顙魚養殖周期長,資金回收慢,同時還要面臨魚體發病、死亡、翻塘、魚價波動等因素造成的損失。筆者在浙江湖州市場走訪黃顙魚時發現,很大一部分養殖戶都會有一個小池塘用來標黃顙魚苗,而這個小的黃顙魚標苗塘只要合理設計,就可以幫助養殖戶實現兩年三造黃顙魚養殖模式。
2.1 兩年三造模式設計
兩年三造黃顙魚養殖模式需要把標苗塘的標苗規格,商品魚塘放苗規格、放苗密度及出魚時間等信息規劃好。下面把浙江湖州東林鎮沈老板的放苗模式分享給大家(見表3和表4),僅供參考。
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標苗塘在第三次放苗時需要購買規格較大的黃顙魚苗種。根據沈老板個人經驗,購買的黃顙魚苗種控制在400~800尾/斤最劃算,才能保證到6月份時黃顙魚的平均規格達到7~10尾/斤。另外養殖時間會隨著價格的波動適當進行調整,但不能過久地壓塘而影響下一批黃顙魚養殖。
為了保證黃顙魚的生長速度,其商品塘放苗密度都不是很高。在這種模式下,黃顙魚塘水質更易管理,黃顙魚炮頭大,料比低,效益更高。
2.2 該模式優點
① 同樣是兩年時間,比別人多出一批魚,充分利用好標苗池塘,為商品魚塘提供相應規格的黃顙魚苗種,兩年可以實現出售兩批“新口”黃顙魚,一批“老口”黃顙魚。不但縮短了養殖周期,降低養殖風險,還加快了資金流動。
② 提高畝產量,該模式講究的是密度適中,不過分地追求高密度高產量,反而兩年折合下來畝產量會有所提高。單造魚的低密度放養模式下水質更容易管理,魚病也更容易控制,最終提高黃顙魚養殖效益。
③ 黃顙魚生長速度更快,炮頭更大。
④ 成活率更高,這里的成活率主要指商品魚塘的成活率。養殖大規格的黃顙魚苗種成活率更有保障。
2.3 該模式注意點
標苗塘和商品魚塘的養殖時間、出魚時間一定要規劃好,不能長時間壓塘而影響后期養殖。
2.4 飼料選擇
根據營養需求,黃顙魚苗種期最好選擇42%蛋白黃顙魚飼料,因為它不但能提供充足的營養還能提高黃顙魚生長速度。但是終端走訪中部分養殖戶會選取40%蛋白黃顙魚飼料,他們認為小苗期使用高蛋白類飼料死亡率較高。筆者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飼料營養標準設定和投喂率不匹配造成的。
黃顙魚養殖模式和出魚習慣有很多種,別人的模式能掙錢,也許自己使用后就會虧錢。所以沒有通用的模式,其他養殖戶的養殖模式我們可以去借鑒,然后再根據自身的養殖特點和技術水平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養殖方式!(完)
轉載聲明
本文來源《中大水生通訊》第60期,為廣州市誠一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獨家稿件。如需轉載,請按以下格式在篇尾注明:
1、來源:《中大水生通訊》第60期
2、作者:廣州市誠一水產科技有限公司 李家慶/文
3、廣州市誠一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微信號:gzchengyi2013
如未按上述要求轉載,一律視為侵權。謝謝合作!
由中山大學水生經濟動物研究所主辦,廣州市誠一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一種綜合性科技與信息內部雙月刊物,旨在及時傳播和交流國內外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及水產行業的最新科技、實用技術、市場信息、管理經驗等。
如需贈閱,可關注本微信公眾平臺,發送“水生通訊”字樣,回復相應的申請免費郵寄信息即可哦~